河北贊皇縣:手把手帶出“大蔥狀元”

2020年07月29日07:17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手把手帶出“大蔥狀元”

贊皇縣花林村來了科技特派員

手把手帶出“大蔥狀元”

7月25日,大蔥剛剛進入生長期,袁瑞江(右)利用周末休息時間來到贊皇劉立行的大蔥地裡查看蔥苗的長勢。河北日報記者 趙海江攝

七月的贊皇縣花林村,秧苗萬頃,觸目皆翠。高高低低的大蔥幼苗綠芽初吐,蔥香扑鼻而來。

一大早,劉立行拿著鋤頭下了地,“這兩天雨水多,農機進不了田,可農時誤不起,得趕緊給蔥培土去。”

十裡八鄉,46歲的劉立行是公認的“大蔥狀元”。

他家的大蔥味道好、品質高,一到豐收時節,每天訂購的電話不斷,別人的大蔥一斤賣5毛錢,他的能賣到8毛錢。一家四口人,靠著種大蔥,去年一年掙了7萬多元。如今,來找他“取經”的人也是一撥接一撥。

“好蔥賣好價,我家這蔥好,都是袁老師的功勞!”說起種蔥的“秘訣”,劉立行總愛這麼說。

他口中的“袁老師”,是石家庄市農林科學研究院經濟作物研究中心副主任袁瑞江。2014年,袁瑞江作為科技特派員,被選派到贊皇縣,從此也把根扎到了花林村。

那一年,花林村冬儲蔥的種植面積已經佔到全縣的70%-80%,但產業發展遇到了瓶頸——農民對土地的管理、種植技術不達標,生產的大蔥“質低”,總賣不上好價錢。

“以前種蔥都是碰運氣,運氣差的時候連種子錢都收不回來。”劉立行回憶說,大蔥種植人工成本高,一畝地要花費3000元左右,為了省點兒人工費,2畝地的田間管理基本上都靠他一個人。

“就算一門心思扑在地裡,可還是吃了沒技術的虧。”想起當初,劉立行這樣感嘆,“當時俺家的大蔥經常害病,要麼爛在地裡也沒人要,要麼就是品相不好,商販趁機壓價,一斤隻出3毛錢甚至2毛錢。”

“袁老師來得正是時候!”就在劉立行一籌莫展之際,袁瑞江帶來了自己最新的科研成果——三系雜交大蔥新品種“青雜2號”。

可一個城裡人推廣的東西,種了一輩子地的村裡人根本不買賬。“科技特派員,就是要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袁瑞江這樣說,更這樣做。他自己掏腰包提供種子、技術,還承諾一旦造成減收,全部按正常收入水平給村民補齊損失。

這番誠意,打動了劉立行。他自願拿出半畝地試驗用種,成了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大蔥要高產,三分在種七分在管。”為了把好技術關,袁瑞江幾乎“長”在了地裡,節假日也不休息,看長勢,察苗情,帶著劉立行一起干,手把手教。

效果很明顯,新品種可以在三伏天正常生長,產量高,常見的致命性病害幾乎沒有發生過,第一次種,長勢喜人,比以前增產了1400公斤。這讓劉立行一下子鼓起了信心,他流轉了鄉親們10畝土地,成了花林村名副其實的大蔥種植專業戶。

地多了,耕地的任務也就重了起來。咋辦?“袁老師用自己的項目資金和補助款,從外地引進了專業農機,通過示范篩選和改良,讓俺用上了培土的新設備。”劉立行感激地說,“不僅如此,袁老師還組織了我們這些種植戶,到其他村參觀、開眼界,還去縣裡學習機器維修。”

曾經,種蔥能用的農具隻有鋤頭,每天從“雞叫忙到狗叫”,累得筋疲力盡,最多也隻能培土半畝。如今有了新農機,一天能培土6到8畝。“俺家12畝大蔥蔥白長、直立魁偉,每畝產量至少一萬公斤。”

收成好了,可賣出去才行。劉立行不好意思去外面叫賣,隻能等著收蔥的人來。光等著可不行,袁瑞江跑到城裡,給蔥販們推銷,甚至自掏腰包給蔥販們出油費,讓他們去村裡看。

品質這麼好的蔥,行家們看了紛紛訂購,劉立行的大蔥畝均純收入也增加到了5000多元。人逢喜事精神爽,吃苦耐勞的老劉越干越有勁頭,不僅還完了欠賬,家裡還添了一輛小貨車,蓋了一棟300多平方米的二層小樓。

2017年,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石家庄綜合試驗站牽頭,在劉立行家的大蔥地裡舉辦了大蔥新品種、新技術觀摩會,全國各地80余位專家學者和240余名種植專業戶參會,對他家的大蔥贊不絕口。

一時間,劉立行成了村兒裡的“紅人”,“大蔥狀元”的名號越叫越響。在他的示范引領下,花林村男女老少都種上了“青雜二號”,種植面積實現了翻番,同時也帶動了贊皇縣大蔥產業的提檔升級。

2018年10月,袁瑞江的科技特派員工作站設在了贊皇縣,他幫鄉親們成立了石家庄市沛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並打造了“石綠”大蔥品牌和營銷平台,將贊皇的大蔥推向了更大的市場。

截至2019年底,袁瑞江團隊的研究成果在贊皇縣累計推廣應用23000多畝,良種、良法覆蓋率達到了92.3%,新增經濟效益達8000多萬元。

袁瑞江告訴記者,像他這樣的科技特派員,全省累計選派超過5700人次,實現了62個貧困縣、206個深度貧困村全覆蓋,建立工作站800多個,為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助力、增添了動力。(記者 王璐丹)

(責編:祝龍超、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