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峪村第一書記郭成志:把“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留給父老鄉親

2020年07月22日09:39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他把“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留給父老鄉親

邢台市信都區前南峪村黨委第一書記郭成志因病去世,上千名群眾夾道相送——

他把“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留給父老鄉親

“治山治水造福鄉親,富村富民流芳千古。”

“咬定青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解溫飽﹔扎根太行,工副商游齊頭並進奔小康。”

……

7月17日上午,全國勞動模范、邢台市信都區前南峪村黨委第一書記郭成志,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76歲。連日來,前南峪村沉浸在悲痛中,很多人送來挽聯,以示哀悼。

21日一早,前南峪村口廣場上臨時搭建一間簡易的靈堂,廣場周邊擺滿花圈。哀樂低回,挽聯高懸。這一天,是郭成志骨灰安放的日子。上千名群眾胸前佩戴白花,神情凝重,夾道相送,淚別“老書記”。

“在我們心目中,老書記永遠活著!”村黨委書記郭天林眼含熱淚,言語哽咽,“成志老書記生前說過,是黨員,就要苦第一個吃,福最后一個享。”

1977年,郭成志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面對重重困難,全村男女老少橫下一條心,人人當愚公,一起上了山。

72歲的村民郭群保記憶猶新:打眼放炮,郭成志揀最大的錘掄,出現啞炮,他率先沖上去排險。每天清早看著星星上山,夜晚頂著星星回村,從沒聽過他說一聲累。

而村裡為村民統一新建的二層樓房,郭成志一家是最后搬進去住的。

前南峪人最清楚,村裡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郭成志當年帶領村民艱苦奮斗的結果。

青山不老,綠水長流。

汗水和生命換來的綠色叢林,成了前南峪生態環境保護的屏障。

1996年,一場比1963年更大的暴雨不期而至,附近村都嚴重受災,而前南峪村受災不見災,依然綠蔭環繞,林茂糧豐。

“山上的樹多了,可鄉親們的日子還是苦,成志心裡急,四處打聽,外出取經。”郭群保說,郭成志帶著他還有其他幾位生產隊長,到唐山遵化市學習板栗種植技術,再后來種蘋果,請來了於宗周、王金章等專家,再后來,李保國老師也到了前南峪,一住4年多。有了這些“科技財神”,前南峪的日子越過越甜,成為“太行山道路”的先行地和引領者。

為什麼說前南峪是“太行山最綠的地方”?前南峪生態旅游區管理處副經理郭河山自問自答:“這裡林木覆蓋率達到90.7%,植被覆蓋率達到94.6%,名副其實。”

追思會現場,前南峪村周邊50多個村組織代表前來吊唁。邯鄲武安市一些村庄派代表來了,李保國老師的愛人郭素萍也來了。

“友誼長存,無私援助!”武安市活水鄉后掌村幾位村民,一大早趕了30多公裡山路來到這裡。“前南峪村富起來后,郭成志沒忘記同為革命老區貧困地區的群眾。30多年前,他們開始無償支援像我們一樣的窮山村種板栗、種果樹,免費提供技術服務……”翕張的嘴裡,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來。隻有眼角,淌下了兩行熱淚。

“郭成志書記帶領前南峪人走過的路,就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來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郭素萍說。

“成志從不因為親戚關系而偏向誰,不僅不偏,要求更嚴。”村民郭天鎖是郭成志親戚。他說,郭成志一碗水端平,公正無私,才讓村民打心眼兒裡服。

“你和群眾心貼心,群眾才把你當親人。”郭成志生前多次給村裡100多名黨員“上課”:“要把群眾的要求,作為衡量我們干事的標准。群眾滿意了,工作也就做到位了。”

紅色抗大,信念不滅。

郭成志同志遺體上覆蓋著一面黨旗,還有一面抗日軍政大學校旗。

這些天來,抗大學員后人蘇北一直在前南峪,他也是抗大陳列館名譽館長。“前南峪是一塊紅色故土。”蘇北說,許多抗大學員后人和前南峪結下了深厚友誼,“正是抗大這一紅色資源,孕育了昔日貧困落后的前南峪人戰天斗地、再造秀美山川的英雄氣概和豪情壯志。”

“老書記臨終前,說話已經很困難了,但字字句句最牽挂的,還是前南峪。”郭天林說,老書記再三交代,喪事一切從簡,不能給組織添麻煩,遺體火化,不設賬單,不收禮金。

郭成志走了。巍巍太行,一定會記住這位好“兒子”!(記者邢雲、白雲)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