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河北蔚縣:耿考英的小目標

2020年07月12日08:30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耿考英的小目標

耿考英在牛大人庄村種植大戶的谷子地裡干活。 河北日報記者 郝東偉攝

“人到齊了嗎?”

“23人都來了。”

“好,干活去!”

7月1日一大早,蔚縣南楊庄鄉宜興社區的耿考英,匆匆吃完早飯,就帶領社區的田園勞務隊隊員又去地裡干活了。

很快,大伙來到牛大人庄村種植大戶的一塊谷子地。間苗、鋤草……一天忙碌下來,每人從種植大戶那裡掙了80元工錢。

幫大家聯系農活,帶領大家一塊勞動,已成為61歲耿考英的日常工作。雖然辛苦,但她卻樂此不疲。讓大家都有活干,帶領更多人致富奔小康——在耿考英的心裡,這個小目標正在實現。

從昔日貧困戶,到今天脫貧“標杆”,放在過去,耿考英想都不敢想。

耿考英原住在蔚縣南部的深山區,山裡土地貧瘠,兩口子靠少量耕地糊口。兩間正屋破陋不堪,一下雨,家裡盆、鍋、碗都成了接雨的工具。住在山裡,她不僅擔心地裡收成不行、口糧不夠,還要擔心下雨下雪時房屋被泡塌壓塌……

2014年,耿考英的丈夫患上腦梗,徹底失去勞動能力。為了支撐這個家,耿考英隻好去附近村打零工。然而一個月幾百元的收入隻能維持基本的生活,而丈夫的醫藥費卻沒有著落,生活的重擔壓得她喘不過氣來。望著貧瘠的土地,看看躺在床上的丈夫,耿考英心酸的淚水不知流了多少遍。

2016年,蔚縣啟動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在南楊庄鄉牛大人庄村、代王城鎮四村等建設了16個集中安置區,這給耿考英家的生活帶來轉機。

盡管故土難離,但耿考英認為還是應該搬遷,“離開了山上的‘窮窩窩’,日子就有盼頭了。”更讓耿考英心動的是,老兩口隻需花6000元,就能搬進約50平方米、簡單裝修的新家。

2018年2月,耿考英第一批搬到了宜興社區。很快,蔚縣8個鄉鎮112個村860戶的1526名貧困群眾陸續入住宜興社區。目前,全縣完成搬遷安置13496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555人。

搬下山后,如何生活?耿考英盤算了許久。她先是給周邊村的種植大戶干農活,一來二去,她發現,農忙時節,種植大戶勞動力短缺,而宜興社區的許多村民因不了解用工需求而沒有多少活干。於是,她就充當種植大戶和村民之間的聯系人,組織社區勞動力打工掙錢。

2018年9月,看到一些鄉親缺少收入來源,宜興社區就組建了田園、家政等勞務輸出隊,並開展了相關勞務技能培訓。耿考英第一個報了名,並自願擔任了田園勞務隊隊長,在自己打工掙錢的同時,也想帶著大伙一塊脫貧致富。

就這樣,宜興社區的住戶經常見到耿考英奔走在種植大戶和社區村民之間,每天忙忙碌碌。

在她的帶動下,田園勞務隊隊員也從最初的10余人發展到60多人。整地、種菜、鋤草、收割等等,村民們都搶著干。工資從一開始的每天六七十元到現在每天能掙到百八十元。年底一算賬,人均年收入可達15000元左右,多的可達20000余元。

為了提升村民的勞動技能,拓展增收渠道,蔚縣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從蔬菜種植、全膜覆蓋技術、田間管理、病虫害識別和防治等方面對勞務隊隊員進行指導培訓。隊員們掌握了科學的農業技術,干起農活來也更得心應手。

如今,在耿考英的組織帶動下,宜興社區打工的村民越來越多,干勁越來越高,日子越過越紅火,耿考英的臉上也經常帶著笑容。

今年,耿考英的小目標“長高”了:爭取把田園勞務隊隊員發展到80至100人,讓越來越多的社區村民一起致富奔小康。

換一方水土,富一方百姓。蔚縣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並舉,組織開展扶貧產業發展、技能提升、農業實用技術、就地就近和靈活就業集中培訓27期,培訓1116人。在宜興社區、康泰家園、興隆苑等安置區建立服務平台,對社區搬遷群眾提供技能培訓,目前已有248名家政服務、縫紉技術學員結業。

身上的技能多了,就業的路子寬了,越來越多的搬遷群眾對美好生活充滿了自信,走在幸福的道路上。(記者郝東偉)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