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北京冬奧提供100%綠色電力

國網冀北電力:張北柔性直流電網工程今天投運

2020年06月29日10:27  來源:人民網-河北頻道
 

人民網石家庄6月29日電 (祝龍超)今天上午,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張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電網試驗示范工程(簡稱“張北柔直工程”)竣工投產,張家口地區的新能源成功接入北京電網,送至2022年北京冬奧場館。

張北柔直工程總投資125億元,新建張北、康保、豐寧和北京4座換流站,額定電壓±500千伏,額定輸電能力450萬千瓦,輸電線路長度666千米,是國網冀北電力服務綠色冬奧的“涉奧六大工程”之一。工程於2017年12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核准,2018年2月開工建設。在國網冀北電力建設者800多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下,6月正式投運。

張北柔直工程採用我國原創、領先世界的柔性直流電網新技術,創造了12項世界第一,是破解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世界級難題的“中國方案”。以柔性直流電網為中心,通過多點匯集、多能互補、時空互補、源網荷協同,可以實現新能源側自由波動發電和負荷側可控穩定供電。作為集大規模可再生能源的友好接入、多種形態能源互補和靈活消納、直流電網構建等為一體的重大科技試驗示范項目,張北柔直工程不僅具備重大創新引領和示范意義,對於推動能源轉型與綠色發展、服務綠色辦奧、引領科技創新、推動電工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等具有顯著的綜合效益和戰略意義。

服務綠色辦奧理念,為北京冬奧提供100%綠色電力。北京冬奧會是城市能源轉型升級的重要契機。張北柔直工程聚焦“綠色辦奧”,打造清潔低碳奧運專區,將張北新能源基地、豐寧儲能電源與北京負荷中心可靠互聯,大幅提升能源供給的清潔比重,為冬奧會提供充裕的綠色能源保障。工程投產后,每年可輸送約140億千瓦時清潔能源,全面滿足北京地區以及張家口地區的26個冬奧會場館總計1億千瓦時的年用電量需求,助力北京冬奧場館實現奧運史上首次實現100%清潔能源供電,每年節約標准煤49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80萬噸。

推動新能源開發外送,促進送端地區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張家口地區風電、太陽能發電資源十分豐富,距離北京負荷中心僅200-350千米,開發條件十分優越,可開發規模高達8500萬千瓦,是國家規劃的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預計2020年底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將超過千萬千瓦。張北柔直工程配套建設630萬千瓦風電、光伏電源,拉動當地風、光發電投資達到600億元,投資拉動效益明顯。工程投運后,將顯著提升張家口地區新能源外送能力,有效促進當地扶貧電站消納新能源,預計惠及1110座光伏扶貧電站和104896戶貧困戶,總容量達133.9萬千瓦。

引領電網創新發展,有力推動電網輸電技術和電工裝備升級。張北柔直工程是世界首個具有網絡特性的直流電網工程,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均為國際首創,實現了3大突破:突破柔性直流電網構建難題,提出了柔直組網、多點匯集、多能互補的直流電網拓扑和系統方案,成功研制混合式、負壓耦合式和機械式直流斷路器﹔突破柔性直流容量提升難題,將±500千伏柔性直流的輸電容量提升至常規直流水平,單換流器額定容量提升到150萬千瓦﹔突破柔性直流可靠性提升難題,將柔性直流的可靠性提升至常規直流水平。張北柔直工程的創新實踐,將提高我國電工裝備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張北柔直工程途經張家口北部、承德西部等高海拔地區,70%的線路地處丘陵和山地,高寒、大風等惡劣天氣較多,年有效施工期僅為4-5個月。國網冀北電力實施“五大創新”,確保施工質量。一是創新應用科技手段。以科技輔助輸電線路工程現場管理,並使用執法記錄儀,全程記錄基礎澆制過程。二是創新文明施工。按照“一基一策劃”對每個施工作業面進行動態管理。三是創新防火牆施工工藝。借鑒橋梁工程中應用較多的盤扣式腳手架,實現了盤扣式腳手架在變電施工中的首次應用。四是創新混凝土防腐工藝。針對工程所處區域土壤、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硫酸根、氯離子,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產生凍融、腐蝕多重破壞作用的情況,綜合制定工程混凝土的綜合防腐措施。五是創新換流閥施工工藝。針對柔直工程換流閥的特殊結構,創新採用新工藝、新方法,提高換流閥的安裝效率。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冀北電網新能源裝機年均增長率達到19%。截至2020年6月底,冀北電網新能源裝機規模已超2100萬千瓦,佔統調裝機容量的59.3%,佔比位居國網系統第一。肩負北京70%以上送電任務的冀北電網,以風能、太陽能為代表的新能源比重已超過傳統電源,成為全網的主力電源。

(責編:何雪薇、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