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來論:“豆漿王子”高調“被幫扶”,出獄變“出道”?

葉日者

2020年06月11日14:15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標題:人民來論:“豆漿王子”高調“被幫扶”,出獄變“出道”?

  6月8日,一場打著“愛心幫扶活動”旗號,以《豆漿王子回家》為主題的記者招待會在廣西南寧舉辦。記者會的主角,是因猥褻兒童被判刑4年的刑滿釋放人員蒙某。

  據媒體公開報道,蒙某此前因衣著奇特、舉止怪異、言行出格等特點活躍於南寧街頭、夜場及本地論壇,並以“豆漿王子”的網名被當地人所熟知,成為早期“網紅”。2016年8月,其在南寧以“給糖吃”的方式誘騙一年僅6歲的女童實施猥褻。被公安機關抓獲后,蒙某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並交代了此前實施的多起猥褻女童行為,因而獲刑。

  因實施“兒童性犯罪”入獄,釋放后不久又高調舉辦記者會,引發社會熱議。綜觀各類評論,反對者眾而支持者寡。之所以會有這樣“一邊倒”的輿論,在於這個以“幫扶”名義召開的記者會,在眾人眼中,似乎上演的是一出“出道”的把戲,蒙某還在現場來了一段舞蹈,挑戰了社會大眾的良知和道德情感,是在隱善揚惡,是在混淆是非。

  在此事件中,社會大眾並非對蒙某作為刑滿釋放人員回歸社會表達拒絕和排斥,大家關心的是:為什麼選擇幫扶蒙某而不是其他更困難的刑釋人員?為什麼要以“愛心幫扶活動”的名義召開記者會?這樣做是否考慮過被侵害女孩及其家屬的感情?是否考慮過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活動策劃方“幫扶他是因為他的鄰居求助”“希望用行動去感染他心靈深處的那個善點”“純公益,沒有參雜任何商業的東西”的回應,顯然不能令大眾信服。

  移動互聯網時代,流量是收益的基礎。作為一個入獄前已是“網紅”的刑滿釋放人員,通過一場“作秀”式的發布會,曾經的“豆漿王子”重新走入了大眾的視野,這哪是回家,分明是“出道”。這忽略了社會大眾的道德良知。

  說到底,這是一場基於牟利動機,利用存在流量基礎的、有猥褻兒童前科的刑滿釋放人員進行表演宣傳的,破壞社會公序良俗的商業活動。蒙某本人,有意或無意走上了這場鬧劇的前台,但策劃並實施這場活動的組織或者個人難辭其咎。

  這雖是一個偶發事件,但也反映出我國在針對涉“兒童性犯罪”人員回歸社會時的政策存在改進空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參考國外經驗,適時探索建立專門的涉“兒童性犯罪”刑滿釋放人員監督與預警機制,顯得必要且緊迫。例如美英等國針對性侵犯的信息登記系統,一旦有相關劣跡,短則五年,長則終身,犯罪人信息都會記錄在冊供社會公開查閱。

  刑罰執行的完成,並不代表司法工作的中止。“法律不應該是冷冰冰的,司法工作也是做群眾工作。一紙判決,或許能夠給當事人正義,卻不一定能解開當事人的‘心結’”,‘心結’沒有解開,案件也就沒有真正了結。”猥褻兒童罪的刑滿釋放人員回歸社會,需要犯罪者的深刻懺悔與主動作為,盡最大可能降低犯罪影響,取得被害人及其家屬的諒解﹔也需要司法、民政等專門機關的監督引導,社會大眾的共同參與。這一系統工程,需要參與者們一道“慎終如始,止於至善”。

  從本次事件中大眾的反應來看,全社會的道德和法治觀念在不斷進步,這凸顯出近年我國法治教育和建設的成果。同時,也應當注意到,在司法實踐中,上級管理機關要加強對參與刑滿釋放人員幫教的社會組織的監督和引導。對於那些出於不良動機,以幫扶之名,行炒作之實,傷害人民群眾道德感情的行為,應進行嚴厲譴責,並依法追究相應主體責任。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