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舉全省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紀實

2020年04月22日08:51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匯聚磅礡力量 攻克千載難題

匯聚磅礡力量 攻克千載難題

——河北舉全省之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紀實

開欄的話

打造融媒精品,講好河北故事。作為河北日報報業集團重點打造的“拳頭產品”,“河北融媒頭條”今天起在河北日報報網端微全媒體平台與廣大受眾見面,這是全媒體時代省級黨報集團強化精品內容生產、進一步提升影響力的一項新探索。“河北融媒頭條”將聚焦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的生動實踐,通過文圖視融合呈現、全平台立體傳播,講述好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河北故事。敬請關注。

古有愚公移太行,今有萬眾拔窮根。

2020年,河北開年傳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等13個縣和涿鹿縣趙家蓬區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全省6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774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歷史上首次消除區域性整體貧困。到2019年底,全省貧困人口減少到3.4萬人,貧困發生率從2013年底的9.8%下降到0.07%。全省繼2018年之后,2019年在國家扶貧開發工作和東西部扶貧協作成效考核中再次進入“好”的等次。

鞏固拓展和深化“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加強產業、就業、科技、教育、健康和易地搬遷扶貧,健全完善縣(市、區)委書記脫貧攻堅“擂台賽”機制、防貧長效機制,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兩不誤……一項項精准之策落地生根,奮力書寫著中國脫貧故事的河北篇章。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河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堅決落實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基本方略,帶領7500萬燕趙兒女以昂揚的斗志、飽滿的熱情、旺盛的干勁,匯聚磅礡力量,攻克千載難題。

牢記囑托盡銳出戰

——以思想的力量引領偉大實踐,在決勝脫貧中體現“河北擔當”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數千年來,豐衣足食一直是中國人民最朴素的願望。勤勞朴實的華夏兒女雖歷經奮斗,卻始終沒有在整體上擺脫絕對貧困的困擾。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標志性指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擺脫貧困的進程按下了“快進鍵”。

中國的脫貧故事,注定會銘刻2012年歲末深情而濃重的一筆。

黨的十八大后,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赴農村地區視察,就來到老區、山區、貧困地區三區合一的阜平縣,冒嚴寒、踏冰雪深入駱駝灣村和顧家台村考察革命老區扶貧工作。

在這裡,總書記向全黨全國發出了脫貧攻堅的進軍令: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溫暖而堅定的話語,飽含著總書記對困難群眾深深的牽挂,融進了他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深刻的思考。

7年多過去了,這個老區的群眾日子過得怎麼樣?

今年2月底,從太行山深處傳來好消息,隨著河北最后一批13個貧困縣摘帽,阜平縣脫貧啦!

在駱駝灣村、顧家台村的香菇種植大棚,菇農們正忙著准備菌棒入棚,他們對今年的收成信心滿滿﹔在平石頭村,阜平春節后首家復工的扶貧車間“齊裝滿員”,28台縫紉機隆隆響成一片……

鄉親們分享著脫貧摘帽的喜悅,奔向全面小康的腳步卻一刻也沒停。

知之深,愛之切。燕趙大地是習近平總書記生活和奮斗過的地方。攻堅路上,總書記始終和河北人民在一起。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先后7次視察河北,每次都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強調,大家一起來努力,讓鄉親們都能快點脫貧致富奔小康。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指路的明燈。脫貧攻堅的每一步跨越,都離不開思想的引領和理論的指導。習近平總書記馳而不息、響鼓重錘推進脫貧攻堅,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作出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將我國脫貧攻堅理論和實踐提升到新高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彰顯出巨大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威力,為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牢記囑托,忠誠擔當。省委、省政府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作為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頭等大事。僅在2019年,省委常委會就舉行5次集體學習,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特別是2019年以來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省政府常務會堅持學研結合,每次專題研究脫貧攻堅工作之前都集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帶頭包聯脫貧攻堅任務重的市縣,僅在2019年,他們先后40余次深入貧困縣調研檢查主題教育開展和扶貧脫貧工作情況,並就發現的搬遷群眾后續扶持、建立扶貧社會救助基金等10個問題,進行現場研究和跟蹤督辦。

一場以燕山—太行山和黑龍港流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環首都扶貧攻堅示范區為主戰場,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攻堅戰打響。

攻堅號子響起來。

圍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部署國家考核反饋問題整改、推進脫貧防貧和“千企幫千村”等工作,省委、省政府去年7次召開由省市縣鄉村五級干部16萬余人參加的電視電話會,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批示指示精神,部署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五級書記動起來。

認真落實遍訪貧困對象制度,去年,王東峰25次深入貧困縣調研,各市市委書記走訪扶貧任務重的鄉鎮254個、各縣(市、區)委書記走訪貧困村6480個、鄉村兩級黨組織書記走訪貧困戶144萬戶(次),共解決各類問題37.65萬個。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脫貧攻堅戰中,燕趙大地一批又一批好黨員、好干部走在前、做表率。

人們不會忘記李保國——

河北農大教授李保國用30多年的堅守與付出,推廣實用技術36項,讓140萬畝荒山披綠,讓10多萬農民擺脫世代貧困。習近平總書記對他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稱贊他是“新時期共產黨人的楷模,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人們記住了這位好支書——

靈壽縣車谷砣村黨支部書記陳春芳,不顧家人和朋友的勸阻,毅然放棄了縣城年收入40萬元的生意,義無反顧地回到大山溝,劈山修路、發展旅游,帶領鄉親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庄大道。

人們喜歡這樣的“特殊”村民——

石家庄市工商業聯合會駐平山縣南文都村第一書記張端樹,歷時三年多,帶領群眾徹底改變窮村舊貌,建起了文都河農業生態觀光園。扶貧工作期滿,鄉親們聯名寫信要他“留下來”,他也由此成為村裡第688名村民。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千百年來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將歷史性地劃上句號。然而,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鬆鬆一沖鋒就能打贏的,從決定性成就到全面勝利,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然艱巨。

河北省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接近完成,但剩余3.4萬貧困人口因病、因殘、缺勞力致貧佔比較高,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特別是突如其來的疫情,給脫貧攻堅帶來了新的困難和挑戰。貧困群眾外出務工、扶貧產品銷售和產業扶貧、扶貧項目建設等短期內受到一定沖擊,少數貧困群眾因疫致貧返貧風險增加。

“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3月6日,戰疫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新號令。這是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召開的規模最大的一次脫貧攻堅座談會,目的就是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確保取得最后勝利。

承諾如金,戰鼓催人。全省上下迅速行動起來,盡銳出戰,攻堅克難,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3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強調全省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

3月9日,全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暨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在石家庄召開,強調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脫貧攻堅和春季農業生產工作,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3月11日,王東峰到保定市、廊坊市調研檢查。他強調,要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復工復產工作,以實際工作成效堅決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

……

堅持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手抓。河北省分區分級精准施策,研究出台了加強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項目管理、剩余貧困人口如期高質量脫貧推進方案、消費扶貧行動實施方案等10多項政策措施。支持帶貧益貧企業復工復產,促進貧困勞動力實現優先就業、穩定就業。

硬核數據彰顯攻堅成效。截至4月2日,全省435家扶貧龍頭企業、具備生產能力的796個扶貧車間全部復工復產,吸納貧困勞動力務工就業13397人。

既當防疫“戰斗員”,又當脫貧“領路人”。全省一線扶貧干部全力阻擊疫情在貧困地區蔓延,全力確保防疫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兩不誤。

一手抓好村裡的疫情防控,一手謀劃新上增收項目,河北公安警察職業學院駐陽原縣四十畝灘村第一書記孫國亮春節以來的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孫國亮說:“作為一名駐村第一書記,堅守陣地是我的職責。”

更多的駐村干部像孫國亮一樣,用心用情用力堅守著陣地。河北省向建檔立卡貧困村選派7746個駐村工作隊、2.2萬名駐村干部。他們背起行囊,走出機關,扎根貧困鄉村,用無私奉獻、忘我犧牲的擔當,攻城拔寨,戰貧斗困,不勝不還!

下好“精准”這盤棋

——以“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智慧力量,出實招下實功見實效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這盤棋。”

2017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張家口市張北縣德勝村,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考察脫貧攻堅工作。總書記強調,要做到扶貧對象精准、扶貧產業精准、扶貧方式精准、扶貧成效精准。

貧有百種,困有千樣。擺脫貧困,需要有“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智慧力量,在精准施策上出實招、在精准推進上下實功、在精准落地上見實效。

做“精准”文章,下“繡花”功夫。河北省各地找准症結、精准發力,有針對性地採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科技扶貧等措施,提高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可持續發展能力。

產業扶貧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的長遠之計。

太陽能資源豐富,就建光伏電站﹔馬鈴薯育種有優勢,就發展微型薯大棚……德勝村率先行動起來,積極探索產業脫貧的有效路子。

村裡建起兩座村級光伏電站,有了旱澇保收的“鐵杆庄稼”,利用光伏電站收益,安排弱勞動力干起保潔員、護林員、防火員等扶貧公益崗,每人每年增收3600元以上,對重病重殘、無勞動力貧困人口,每人每年給予3000元救助﹔利用扶貧項目資金,建起280個微型薯大棚,有了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2018年底,德勝村整體脫貧出列。2019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3700元。脫貧攻堅,德勝村真的得勝了!

就業扶貧為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劉屯村在邯鄲魏縣率先辦起了“扶貧微工廠”。負責人韓海超是一位“歸巢”的能人。兩年多時間,韓海超的箱包廠已發展到30多名工人,其中貧困留守婦女13名。目前魏縣“扶貧微工廠”已發展到156家,創建了村建、企用、鄉管、縣補的模式,被國務院扶貧辦列入“全國脫貧攻堅100計”第一計。

科技扶貧是提高扶貧脫貧質量的重要途徑。

保定市與河北農大共同打造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引領現代農業在太行山區農村創新發展。這個集研發、推廣、培訓新農業技術於一體的試驗示范基地,在全省已建成81個,服務10大類、26個特色產業,有100多項新科技、新成果通過驛站轉化、應用、推廣,科技貢獻率超過80%,帶動7萬農戶增收。

生態扶貧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從一個深藏太行山區的貧窮小山村,到以高端民宿“麻麻花的山坡”為支柱產業的三坡鎮“旅游第一村”,淶水縣三坡鎮南峪村利用良好的生態資源,用漫山遍野的麻麻花做招牌,闖出了一條聞名全國的景區帶村、干部帶戶“雙帶四起來”的旅游脫貧新路徑,成為“中國扶貧交流基地”。如今,南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實現脫貧,人均年收入由2015年的2800元增長到8800元。

重大基礎設施工程補齊脫貧攻堅短板。

愚公應無恙,當驚世界殊。2018年底,全長680公裡的太行山高速公路通車運營,為老區鄉親們鋪就了一條脫貧路、致富路。它途經張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鄲5市19個縣(市、區),穿越了河北省太行山最集中的貧困地區,覆蓋740萬山區群眾。它對接太行山區綠色產業與京津冀都市圈中高端市場,使太行山區綠色產品銷得更遠、賣得更好。

一組暖心數據,記錄著河北的攻堅進程。2016年以來,省市縣累計投入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46.1億元。僅在2019年,河北實施特色產業扶貧項目5.3萬個,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實現產業項目全覆蓋﹔實施就業扶貧項目8562個,累計幫扶28.33萬貧困勞動力就業﹔設立科技特派員工作站891個,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穩步提升。

張承壩上地區的康保、沽源、尚義、張北、豐寧、圍場和深山區的陽原、阜平、淶源、隆化等10個深度貧困縣,及其206個深度貧困村,是全省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堅中之堅。最難啃的硬骨頭,該如何突破?

河北的實踐是:從扶“面”到扶“點”,從“大水漫灌”到“定向滴灌”。

將政策、資金重點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河北省集中力量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對10個深度貧困縣每年單獨安排專項扶貧資金1億元﹔去年安排10個深度貧困縣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9億元,比2018年增長41%。

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對於“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貧困地區,河北省則大力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安置。

工資收入、入股分紅、光伏扶貧收益……搬出大山后,一筆筆收入讓陳相華笑得合不攏嘴。

陳相華是豐寧滿族自治縣石人溝鄉凌營村6組村民,之前住在半山腰,家裡10多畝地都是靠天收。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陳相華和老伴去年搬到了縣城集中安置區,還找到了離家近的好工作。

截至去年11月20日,列入全省“十三五”規劃、涉及7市35縣的10.2萬戶、30.2萬名搬遷群眾全部實現搬遷安置。目前,全省規劃的632個扶貧產業園區(或項目),已建成621個,110個集中安置項目配建扶貧光伏,13.6萬貧困搬遷人口全部落實后續幫扶舉措。

到2020年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總的看,“兩不愁”基本解決了,“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

在“精”字上下功夫,在“准”字上謀實招。去年以來,河北省重點攻克“三保障”面臨的最后堡壘,解決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保障問題3.1萬戶6.0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1.13萬戶3.44萬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全面清零。

眾力並則萬鈞舉,人心齊則泰山移。

對扶貧資源精確化配置,讓各類資源更多地向貧困地區傾斜,河北省扎實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央單位定點扶貧、駐冀部隊幫扶、“千企幫千村”行動,構建全社會參與的大扶貧格局。

“結上了北京的好親戚”,康保縣照陽河鎮安家地村的農民章龍再也不用為自家羊的銷路發愁了。去年10月29日,康保縣“我在塞外康保有隻羊”旅游消費扶貧項目啟動。北京朝陽區愛心人士公益眾籌“愛心羊”的幫扶方式,有效解決了康保農戶賣羊難的問題。

從2016年起,京津兩市陸續對口幫扶張承保3市28個縣,累計實施幫扶項目1660個、落實幫扶資金46.2億元。

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匯入脫貧攻堅的洪流。2019年中央單位定點扶貧直接投入幫扶資金3.84億元,幫助引進資金9.94億元,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3.23億元。全省1.12萬家企業和社會組織結對幫扶1.64萬個行政村,7746個貧困村實現企業結對幫扶全覆蓋。

喚起群眾千百萬、同心干

——聚起百川成海的群眾力量,用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實現“黃土變金”

2012年底在阜平縣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鼓勵鄉親們:隻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

時隔4年,總書記到張家口市考察脫貧攻堅工作時強調,要把扶貧同扶志結合起來,著力激發貧困群眾發展生產、脫貧致富的主動性,著力培育貧困群眾自力更生的意識和觀念,引導廣大群眾依靠勤勞雙手和頑強意志實現脫貧致富。

鼓足“黃土變金”的堅定信心,聚起百川成海的群眾力量。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踐行總書記囑托,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加強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加強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統籌銜接,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讓他們的心熱起來、手動起來,尋找發展路子、多想致富點子。

“大家中午好,看我今天又推出一‘鏡萍子’(張家口壩上方言,指籠屜的一種)莜面窩窩啦,馬上就蒸呀。”日前,在尚義縣三工地鎮劉面煥村,59歲的李秀梅在自家廚房,面對手機直播設備,和面、搓魚兒、上屜,一通行雲流水的操作后,熱騰騰、香噴噴的莜面窩窩出鍋了。

在縣裡接受了專業實操培訓,李秀梅一回家便在火山視頻直播平台注冊了“李秀梅莜面窩窩”。不到兩個月時間,李秀梅等9位農民主播就實現銷售收入5萬多元。

從前的“麻壇高手”變成“網紅主播”,靠的是當地政府的“扶志”又“扶智”。該縣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和專家授課、科技扶貧大篷車等渠道和形式,加強農業科技和外出務工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科技素質和就業能力。

一項項惠民政策、一場場技能培訓、一次次文化下鄉、一個個典型帶動,喚起群眾千百萬、同心干,激發“我要富”的內生動力。

職教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這在河北省已經遍地開花結果。

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大巫嵐鎮的王守東,在參加了縣職教中心舉辦的免費專業技能培訓、學到一門技術后,被秦皇島市立中車輪股份有限公司聘用,掙上了“高工資”,全家一舉脫貧。河北省自2016年開始進行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試點,確定了河北商貿學校等20所試點學校,一大批農村專業技術人才和農業致富帶頭人正在形成規模,技能培訓讓“我要富”有了底氣。

扶在點子上,幫到根子上。河北省開展精神扶貧文化扶貧成效明顯。

把精神文明戰線的資源力量向脫貧攻堅主戰場聚焦,組織推動文化系統文明單位深入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建設。從2019年10月到今年春節前夕,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聯主辦的“到人民中去”——河北省文藝工作者進基層、種文化主題活動在全省廣泛開展。全省各地2萬余名文藝工作者活躍在基層,堅持“送文化”與“種文化”結合,共開展2000余場文化活動,惠及60萬名群眾。

送戲、送電影、送演出、送圖書下鄉,“文化進萬家”等重點活動,幫扶補齊河北省群眾文化短板,助力拔掉思想上的窮根,提升了貧困群眾的精氣神兒。

2017年春天,德勝村裡組織起秧歌隊,70歲的王義是秧歌隊隊長,負責打鼓。他說,剛開始搞活動需要一個個吆喝,現在三天不扭,就有人催了。村民閆進榮是廣場舞隊的。她說,過去村裡一到冬天,“男人晒暖暖,女人挂紙牌”,這種現象現在很少見了。村裡舉辦“敬老慶重陽”活動,為70歲以上的老人照“全家福”﹔評選“最美德勝人”,表彰了一批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團結互助、甘於奉獻、尊老愛幼的先進典型。因尊老敬老受表彰的冀桂元,把文明家庭榮譽証書擺在電視櫃最顯眼的位置,“這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獲獎。”

一人富了不算富,還要帶著鄉親們一起富。

今年過年,饒陽縣大官亭鎮南李崗村的趙見行很忙,以前忙著東借西湊“度年關”,今年忙著四處為葡萄種植戶送“致富經”。他通過參加縣裡組織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到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學習果蔬生產技術,成了種葡萄的行家,如願摘掉了“窮帽子”。“做人不能忘本”,他應聘了縣裡的特聘農技員,到8個貧困村推廣葡萄種植技術。

凝心聚力跑好“最后一公裡”

——加勁沖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生活的起點上接續奮斗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

今年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強調,要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穩定,對退出的貧困縣、貧困村、貧困人口,要保持現有幫扶政策總體穩定,扶上馬送一程。

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

今年2月29日,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豐寧滿族自治縣、隆化縣、康保縣、沽源縣、張北縣、尚義縣、陽原縣、赤城縣、懷安縣、蔚縣、阜平縣、淶源縣等13個縣和涿鹿縣趙家蓬區退出貧困縣序列。

這標志著河北省的貧困縣全部摘帽,從此告別區域性整體貧困。

距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如此之近,越到緊要關頭,越容不得鬆口氣、歇歇腳。確保如期完成任務、兌現承諾的底線須臾不可放鬆,脫貧質量更要放在首位。

經省領導同意,省重點工作大督查辦公室、省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兩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做著准備,將於今年上半年對市縣開展全省脫貧攻堅戰“百日攻堅聯合督戰”。

督戰的內容十分明確:圍繞剩余貧困人口脫貧工作、13個貧困縣和涿鹿縣趙家蓬區脫貧摘帽工作、脫貧攻堅“回頭看”工作、國考反饋問題整改工作、脫貧摘帽縣鞏固提升、“6項重點任務清單”落實、防貧長效機制等脫貧攻堅7個方面重點工作開展,確保脫貧攻堅成果經得起檢驗。

力保3.4萬剩余貧困人口高質量脫貧,河北省明確時間表、路線圖。

省扶貧開發和脫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3月初印發《關於剩余貧困人口如期高質量脫貧的推進方案》,要求各地各部門全面摸排全省所有剩余貧困人口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幫扶需求,有針對性地提出任務目標、重點工作和推進措施等。確保到今年6月底前,全省剩余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4000元的脫貧標准,如期實現高質量脫貧。

脫貧不返貧才是真脫貧。精准防貧,為群眾托起“穩穩的幸福”。

在2019年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上,魏縣榮獲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魏縣在2017年10月推出國內首款商業防貧保險,至今,全縣再也沒有新增一戶返貧致貧家庭。

66歲的裴雙娥是魏縣德政鎮大寨村村民,她因糖尿病並發症住院治療花去近7萬元。除去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報銷外,個人自付費用仍有1.3萬多元,讓剛脫貧的家庭瀕臨返貧。就在此時,魏縣的動態監測體系准確預警。不到一個月,一筆5827.61元的防貧救助金轉到了裴雙娥的銀行卡上。

在魏縣,1.2萬余名“非高標准脫貧戶”(脫貧不穩定戶)、“非貧低收入戶”(邊緣易致貧戶)被納入動態監測體系。其中,952人在因病、因學、因災瀕臨返貧前被預警,先期得到共計1100多萬元的救助。

精准防貧是河北省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大亮點。去年以來,河北省堅持脫貧防貧一起抓,在全國率先出台實施《關於建立健全脫貧防貧長效機制的意見》,圍繞脫貧抓質量、防貧抓機制、后續抓鞏固,出台了具體政策措施。將全省排查出的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2.9萬戶、6.7萬人全部納入防貧保障范圍,確保“防貧不返貧、非貧不致貧”。2019年全省新發生貧困人口同比下降94.2%,實現了脫貧人口“零返貧”。

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春光明媚,德勝村96棟粉牆黛瓦的二層小樓,在藍天白雲映襯下,美得像一幅油畫。

近三年來,德勝村對村庄進行了重新規劃。拆舊房、蓋新房,搭戲台、建廣場,村容村貌實現了大變樣。脫了貧的德勝村,正打算發展民宿旅游。

村黨支部書記葉潤兵的臉上滿是希冀:“全村脫貧只是第一步,我們會牢記總書記囑托,不鬆勁不懈怠,繼續扑下身子干,讓脫貧奔小康的成色更足質量更高,把德勝村打造成鄉村振興的樣板!”

躍上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需要研究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推動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

今年年初,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實施意見》,並作為2020年省委一號文件對外發布。實施意見提出,今年重點支持28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區創建,同步推進現代農業園區、農村新型社區、鄉村生態功能區建設,示范引領全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志行萬裡者,不中道而輟足。”我們已走過萬水千山,但仍需要凝心聚力不斷跋山涉水。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跑好“最后一公裡”,又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貢獻河北力量,燕趙兒女隻爭朝夕、苦干實干,以尺寸之力積千秋之功。

接力奔跑,仍需加勁沖刺﹔千年追尋,圓夢就在今朝。

河北,正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意志沖破艱難險阻,以一鼓作氣、乘勢而上的姿態奮勇奪取新勝利!(記者潘文靜、張博、吳艷榮)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