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鄉愁文化遺產調查保護工作緊鑼密鼓

2020年04月21日09:43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留住鄉愁 延續歷史文脈

雄安新區鄉愁文化遺產調查保護工作緊鑼密鼓

留住鄉愁 延續歷史文脈

悠悠鄉愁,可能是很多人縹緲的兒時記憶。雄安新區已經進入大規模開工建設階段,對於已經拆除或者面臨征遷的村庄百姓而言,鄉愁便是一種近在眼前的真切存在:一棵古槐,世代居住的老房,或者養育了幾代人的一口老井。

對鄉愁加以保護和利用,在新區塔吊林立的火熱建設場景背后,另一條戰線——鄉愁文化遺產的調查保護工作也緊鑼密鼓地進行著。

歷史悠久,積澱豐厚,亟待篩選鄉愁文化遺產的優秀基因

容東片區是新區率先開工建設的區域,昔日的村庄屋舍、農田沃野已經變成一馬平川的施工工地。不過,驅車穿行其中,總能遠遠望見三三兩兩的老樹卓然挺立在曠野中。

啟動區也有相同的情形。

安新縣大王鎮向村位於啟動區,去年11月25日,向村村民劉章國的老宅被拆除了。劉章國說,他們五輩人在這裡居住,幾輩人以磨香油為生。向村整體搬遷后,一家搬到了縣城租住。他有個願望:能夠時常看看自己家裡80多年的老臭椿樹,這棵樹已經列入新區鄉愁遺存,將成為這片土地歷史久遠的見証。

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對新區百姓的鄉愁加以保護和利用,這是新區遵循“堅持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的堅定選擇。

新區三縣歷史悠久,具有豐厚的文化積澱。2018年初,新區在全域組織開展了“記得住鄉愁”專項行動計劃,經過區、縣、鄉鎮、村四級協調聯動、深入調查,一批承載著新區人民集體記憶、飽含新區傳統文化基因的鄉愁遺存被登記造冊,建檔存根。

隨著專項行動的開展,新區鄉愁家底變得清晰起來。全域物質類鄉愁點總數2367項,非物質類鄉愁遺產總數186項。

新區成立了“記得住鄉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組建了鄉愁工作專班,包含了來自新區規劃建設局、北京建筑大學、上海同濟規劃設計研究院、安新縣古建公司等單位的專業人員。針對新區27個整體搬遷村庄的鄉愁保護問題,制定詳實方案和流程。

“在現有研究基礎上,要更加准確地提出雄安鄉愁文化遺產的優秀基因,確定優秀代表性遺存名錄和保護原則。”有關專家指出,將進一步清晰界定鄉愁文化遺產內涵,分期分批、分區分類梳理出不同歷史時期最具文化價值的代表性遺存,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形成名錄。

分類分級保護,精准落位,發掘鄉愁歷史、社會、文化和情感價值

“這個綠色的電話亭可有年頭了,過去我在郵局工作了多年,人們打電話人來人往的場景歷歷在目。”4月10日,容城縣大河鎮張市村的馬寶佔對記者說起往事時,仿佛沉浸在過去的時光中。

日前,“記得住鄉愁”工作專班人員從張市老郵局中將這個一人多高綠色電話亭搬出來,運到張市糧站暫時存放。

讓征遷安置和鄉愁保護實現“兩促進兩不誤”,無疑是一個較為棘手的課題。針對27個整體搬遷村庄的鄉愁遺產保護問題,新區相關部門先后組織召開6次會議,提出加強分類標注、收集歸藏、工作調度等5項要求,就烈士紀念設施遷移保護、張市糧站周邊鄉愁點保護情況、青磚收集等問題組織調研和調度。第一階段鄉愁工作的流程基本形成——北京建筑大學提交保護措施,規劃建設局校核指導,公共服務局指導相關業務,生態公司專業拆除,三縣接收登記保管建檔,領導小組匯總調度。

新區對鄉愁點採取多種形式的分類分級保護:原址保留、異地保留、影像資料留存和其他可記憶的素材留存等。按照規劃,對27個整體搬遷村的鄉愁點普查結果再次進行核對,並做好青磚、青瓦以及其他有價值的建筑構件的收集歸藏工作。

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中國傳媒大學雄安新區發展研究院院長范周表示,雄安新區在春秋戰國時期是燕南趙北之界,宋遼時期是邊關重地,抗戰時期是雁翎隊活動的區域,文化積澱深厚,地方特色鮮明,現有宋遼邊關地道、燕南長城遺址等,是新區獨具特色的鄉愁文化載體,是傳承地方傳統文化的根基和源泉,在新區發展建設中應發掘出歷史、社會、文化和情感的價值。

發掘這樣的鄉愁價值,殊非易事。鄉愁工作專班相關專家表示,通過嚴格篩選,對進入名錄的項目,從文化景觀的視角補充涵蓋人工、人文和自然等構成要素,補充物質與非物質、人文與自然等要素間的關聯性內容,並關注口述史的整理。在此基礎上,對名錄項目在空間上准確落位,確定採取保存、保護、原址或遷移等不同的保護原則。

“目前把前一階段的鄉愁點都保留了起來,但保留不完全等於保護,隨著容東等片區的先行開發,如何確保這些老宅和古樹得到有效保護,實現鄉愁記憶和文化傳承,是需要高度關注的。”新區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目前妥善保留的不可移動鄉愁點中,記者發現容城縣河西村王德亮民國老宅原址保留,其他的更多採取局部構件保留或者信息留存。雄縣佐各庄無名烈士墓隆重祭奠后遷至縣烈士陵園,相關老樹得到專門保護。

目前,新區28處烈士紀念設施已完成修繕,下一步還將結合發展規劃,對新區范圍內的烈士紀念設施進行保護性開發,使之更好地融入新區的規劃建設,成為雄安新區的一張紅色名片。

下一步,按照新區第二階段“記得住鄉愁”專項行動工作計劃,要對現狀不可移動鄉愁點登記建冊,一案一保護,結合規劃對每一個鄉愁點提出具體解決意見。

據介紹,雄安新區將邀請本地專家學者和國內外相關行業權威專家,建立雄安鄉愁文化研究專門機構,結合世界著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經驗,對雄安新區鄉愁文化予以全面規劃設計。(記者張偉亞)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